如何設計合適的犬舍?犬舍設計要點詳解
犬舍的設計應根據土地面積、資金以及建筑材料的來源等因素,采取不同的形式和結構。
飼養種犬的犬舍需要較大的活動空間,以保證其自由運動。每只種犬的占地面積建議為10平方米。如果犬舍面積過小,可能會影響種犬的運動,進而影響其繁殖能力。犬場通常由犬窩、犬圈和犬舍組成。
犬場四周設有高度在2.5米以上的圍墻,這樣可以有效隔離外界,確保安全和管理方便。犬舍的設計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式。
1.一犬一圈式 每個圈內飼養一只種犬,北墻高2米,上方設置0.5米的刺線或鐵網。東、西兩側圍墻的高度與北墻相同。靠北墻南側修建一個尺寸為2米x1.2米的犬窩,供母犬產仔和休息使用。
犬窩前墻高1米,后墻高1.25米;后墻距地面0.5米處設有0.32米x0.32米的通風窗,用于夏季通風降溫。通風窗設有10-12根圓鐵筋,防止犬只外逃。
犬窩采用水泥地面,鋪設1.1米x0.9米的木質板床,上設長2米、寬3米的窩蓋,形成北高南低的順水式設計,主要用于防寒、防雨、防曬和防風。從犬窩東、西兩側向南延伸5米,構成單獨的犬圈。
犬圈的東、西兩側可用磚石砌成,也可用鋼筋或鐵網搭建,高度為1.8米。南面設有高1.8米、寬0.7米的鐵門,位置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在正面或側面,以便操作。
一犬一圈式的優點在于既能養種公犬,也能養種母犬;若打開中間隔柵,也可群養;犬窩可作為產仔室,母犬可在窩內產仔。
2.一犬一窩小圈式 犬圈的圍墻、鐵柵欄及犬窩的各項數據與“一犬一圈式”相似,不同之處在于一個圈內可容納3-4個犬窩,最多不超過5個。其特點是便于飼養;容易觀察犬的形態變化、排糞排尿情況;犬共用的活動場所面積較大,有助于增強母犬體質,提高三率(發情率、準胎率、產仔成活率);有利于按種犬的精神類型組圈,防止互相撕咬;也可以多個圈連接,組成大舍。
3.小群大窩小圈式 北墻高1.6米,東、西兩側墻長2米,南墻高1.8米,上方鋪設2米寬的犬窩蓋,開間3米,形成南高北低的順水勢。北墻離地面0.5米處設有0.32米x0.32米的通風窗,北方地區夏季開啟冬季關閉,南方地區可常年開啟,以利通風降溫。
由2米x3米構成的犬窩可飼養種母犬4-5只。可單窩單圈,也可兩窩一圈。圈與圈之間的間隔可用磚石砌成,也可用鋼筋和鐵網搭建。其他結構可參考“一犬一圈式”。這種設計的優點在于增加犬的活動空間,從而提升種犬的自由活動量;提高母犬的“三率”;多個犬圈聯合組成犬舍,建筑更為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