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蟹腐殼病癥狀及防治方法詳解|腐殼病怎么治
00
河蟹腐殼病的發生通常與機械損傷或細菌感染有關,當河蟹的上表皮受損時,分解幾丁質的細菌可能侵入外表皮和內表皮,從而引發此病。下面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河蟹腐殼病的防治方法。
一、河蟹腐殼病的癥狀及危害
患病的河蟹步足尖端會出現破損,呈現黑色潰瘍并逐漸腐爛,隨后步足各節以及背甲、胸板會顯現白色斑點,這些斑點中央部位會凹陷,起初呈微紅色,之后逐漸轉為黑色潰瘍。病情加重時,斑點中心潰瘍較為嚴重,甲殼被侵蝕形成洞穴,甚至可見內部肌肉或皮膜,最終可能導致河蟹死亡。另外,潰瘍部位容易受到其他細菌或真菌的二次感染。這種疾病不僅在中華絨螯蟹身上存在,也在擬石蟹、寬足擬石蟹、黃道蟹等多種螃蟹中被發現。
二、河蟹腐殼病的預防與治療
預防方面,建議采用生石灰徹底清塘,一旦發現發病征兆,可用生石灰配制成15-20毫克/升的溶液進行全池潑灑。夏季應定期注入新鮮水源,確保水質清潔,并維持池塘底部5-10厘米厚度的軟泥層。
對于已經發病的池塘,可使用濃度為2毫克/升的漂白粉全池潑灑,同時在餌料中加入適量抗生素,具體用量需參照說明書操作,連續用藥3-5天為一個療程。若發現重癥河蟹,應及時撈出隔離,避免疫情擴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