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鱔腸炎病發病原因 癥狀 治療方法 預防措施
00
黃鱔腸炎病是由腸型點狀產氣單胞菌引起的一種疾病,一旦發生會對黃鱔養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。以下將介紹該病的發病原因、主要癥狀及治療方法,供參考。
一、黃鱔腸炎病的發病原因
該病由黃鱔感染腸型點狀產氣單胞菌導致,當鱔體健康狀況下降、抵抗力減弱時,細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,引發疾病。具體原因包括:
1、餌料不新鮮導致細菌感染。
2、餌料變質后產生毒素引發中毒。
3、過度飽食引起消化不良。
4、水質惡化導致腸道感染。
二、黃鱔腸炎病的發病癥狀
病鱔通常離群獨游,活動遲緩,食欲減退,體色變黑,消瘦,腸道充血,有黃色黏液排出,肝門紅腫突出,嚴重時發紫。
早期剖開腸管可見局部充血、發炎,腸內無食物或僅在后段有少量食物,黏液較多。
后期整個腸道呈紅色,腸壁彈性差,腸內無食物,僅有淡黃色黏液,肛門紅腫。
病情嚴重時腹部膨大,提起病鱔頭部,可從肛門流出黃色黏液,病鱔很快死亡,死亡率較高。
三、黃鱔腸炎病的治療方法
1、水體消毒可使用金碘或復方戊二醛,每畝用1瓶交叉使用,或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,同時內服菌毒殺星和鑫洋穩C的合劑,連續使用5~7天;
2、按每千克飼料添加腸炎寧或鱔腸寶2~4克,黃鱔多維4~6克;
3、對黃鱔按每千克體重使用大蒜5~10克,搗碎拌入飼料中,同時用5克鹽溶水攪勻飼喂。
四、黃鱔腸炎病的預防措施
1、加強飼養管理,避免投喂腐敗變質的餌料,定期清理殘渣,保持水質清潔。
2、在鱔病高發季節,每隔半個月用聚維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全池潑灑消毒。
3、高溫季節定期潑灑光合細菌以調節水質。